夏曾佑指出:“汉武帝以后独 尊儒术之动机,非有契于仁义恭俭,实视儒术为最便于专制之教耳。”儒术哪些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的专制需要。①仁义恭俭 ②“君权神授” ③“天人感应” ④ “三纲五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董仲舒声称,他的学说完全由他在《春秋》中所发现的原理推导出来。他说的许多道理是因袭传统的:道之具是仁、义、礼和乐。这反映出董仲舒的学说
A. 将《春秋》之说发展至完善
B. 是专业性和杂糅性的结合体
C. 迎合儒学传统和新时代需要
D. 对传统经典的基础性较凸显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它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
A. 反对掠夺,拯民疾苦
B. 追求平等,无为而治
C. 避世出尘,提倡包容
D. 遵循规律,和谐处世
荀子在《荣辱》篇中指出:“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在此荀子
A. 认为“人之性恶,, B. 倡导“为民生利’’
C. 提出“君舟民水” D. 强调“仁义”和“王道”
战国时期某思想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下列言论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 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B.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C.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D.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
A. 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
B. 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
C. 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
D. 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