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长期周游列国,均遭冷遇,终其一生其学说也未能得到当时统治者的采用。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 无为而治的思想不能够被新兴地主阶级所采纳
B. 他的学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C. 孔子主张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不符合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
D. 孔子一生主要致力于教育事业,对传播他的思想不感兴趣
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询问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搬迁,妇女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苛政猛于虎也!”。由此,他提倡
A.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B. 人而不仁,如礼何?
C. 为政以德
D.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请你判断有类似思想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应当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庄子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蕴涵着
A. 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B. 墨子的“兼爱”思想
C. 庄子的辩证法思想
D. 韩非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 天体运行法则
B. 社会发展规律
C.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 “天人感应”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