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 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 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 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史官记史重视“言”与“事”。下列人物“言”、“事”对应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三十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可见古代中国
A. 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B. 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C. 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
D. 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
汉和帝永元十三年诏曰:“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修良吏,进仕路狭。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巩固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B. 改变人才分布南北失衡
C. 防止地方选官滥竽充数
D. 笼络边远地区百姓人心
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
官僚贵族子弟 | 富豪 | 平民 | 贫民 |
69.6% | 6% | 15.7% | 8.7% |
由上表可见,汉代察举制
A. 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 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C. 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 沿袭了世卿世禄制
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由此可见东汉末年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加强
B. 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
C. 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强化
D. 皇权专制遭遇前所未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