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1846年,中国茶的出口增长了一倍,丝的出口增长近5倍。1846—1856年,茶的出口再增长55%,丝的出口又增3倍多。除传统的丝茶贸易之外,驼毛、羊皮、羊毛、牛皮、猪鬃、锡、豆类、原棉等新品种不断扩大输出,特别是锡和猪鬃,由于英国的需求增加,成为对外贸易的抢手货。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B. 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
C. 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D. 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
明代《宋元学案》中评述说:“宗朱(熹)者诋陆(九渊)为狂禅,宗陆者以朱为俗学,两家之学各成门户,几如冰炭矣。……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评述意在
A. 说明理学和心学家理论和实践不一致
B. 认为陆九渊的思想是佛教思想
C. 劝说朱熹和陆九渊停止互相攻击对方
D. 说明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符合两者观点的是
A. 主张“因材施教”
B. 重视人民群众力量
C. 认为“人性本善”
D. 通过教化使人从善
明成祖时,徽商……或以捐纳的方式,谋取“功名”虚衔,以
保子孙后裔科举“光宗耀祖”。清雍正时,废除贸易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这说明
A. 富商大贾难成革新的力量
B. 功名是富商大贾最终目的
C. 海禁松弛仍有诸多的限制
D. 重农抑商的观念根深蒂固
下图为《欧洲运入中国白银数量图》。图示数据反映了当时中国
A. 与欧洲贸易中占优势
B. 被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 自然经济总体持续发展
D. 新经济因素获得大量原始积累
唐末徐夤有诗云:“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该诗句中描述的瓷器
A. 质地纯净,官府垄断
B. 色泽光亮,晶莹如雪
C. 造型优美,釉色粉彩
D. 技术精良,面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