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说:“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以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这段言论体现了
A. 儒家传统“天下为公”的思想
B. 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C. 对理学“灭人欲”思想的批判
D. 经世致用的新思想
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在儒学发展史上,《论语》《孟子》等四书的地位不断提高,经历了由“五经时代”向“四书时代”的转变,促成这一变化的应该是
A. 宗法制度逐步瓦解
B. 吸收糅合诸子学说
C. 科举制度开始创立
D. 程朱理学日渐兴起
有专家认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
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谋而定其为无
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材料中“新见”是指
A. 保留君主制 B. 君臣分治 C. 以民为本 D. 民贵君轻
明代《宋元学案》中评述说:“宗朱(熹)者诋陆(九渊)为狂禅,宗陆者以朱为俗学,两家之学各成门户,几如冰炭矣。……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评述意在
A. 说明理学和心学家理论和实践不一致
B. 认为陆九渊的思想是佛教思想
C. 劝说朱熹和陆九渊停止互相攻击对方
D. 说明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A. 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B. 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C. 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 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
魏晋时期,一种称之为“玄学”的社会思潮在士大夫中流行起来。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魏晋玄学( )
A.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 B.反映三教合一的趋势
C.为理学兴起创造条件 D.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