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是国家元首,宰相主持内阁工作,议会是立法机...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是国家元首,宰相主持内阁工作,议会是立法机构,对立法和决策有决定权,任何法律未经联邦议会同意均不能生效。皇帝对外宣战或缔约一般要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材料反映德国的权力机制

A.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B.继承了专制主义的传统

C.适应了工业化的需要                D.贯彻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材料强调的是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据此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民主,并非专制,排除B;材料与工业化没有关系,排除C;材料没有强调人民主权,排除D。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威廉·布莱克斯通在其《英国法释义》中阐述当时英国立法系统时说: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而非决定……君主毫无权力胡作非为,而只是防止胡作非为。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擅作变动,但可以同意或反对两院提出和赞同的变动。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作者主张严格限制王权

B. 英王和议会关系均衡

C. 国王可以批准议会法案

D. 当时英王已统而不治

 

查看答案

“许多欧洲观察家一度将这一过程罩上了积极作用的光环。他们相信,世界贸易不仅扩大了财富,在新旧大陆之间交换了作物和新发明,而且还给许多‘不信神的民族’传去了耶稣基督的福音。”从近代化史观看,“这一过程”的积极作用在于

A. 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 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C. 推动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

D. 传播了先进的工业文明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西洋(欧洲)在中古的政治局面很像中国的春秋时代,文艺复兴以后的政治局面很像我们的战国时代,但就其影响而言,也有很大的不同,西洋出现了

A. 浓烈的家族意识

B. 经济新形态萌芽

C. 意识形态的斗争

D. 深刻的民族观念

 

查看答案

罗马法将下列情况认定为“名誉减损”:作伪证、可为证人但拒绝作证、书面侮辱他人、重婚、犯罪、从事卑贱职业(侣优、斗兽员等)、被社会轻蔑排斥。“名誉减损者”可能被剥夺选举权、继承权、监护权、出庭作证权,并被限制结婚权。这说明罗马法

A. 强调道德修养以促进经济发展

B. 混杂着多种理性与非理性因素

C. 在公民法阶段保留了氏族残余

D. 对外扩张使社会关系更加复杂

 

查看答案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把希腊城邦公民划分为统治者阶级、卫国者阶级和劳动者三个等级。而正义就是各个阶级依照自己的“天性”,各守本分,各司其职。这一划分

A. 与当时雅典政治制度基本适应

B. 否定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进步性

C. 意在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矛盾

D.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