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曾被康熙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其著作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儒学思想家是
A. 荀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阳明
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 从“天人感应”的思想出发
C. 从万事万物的本原出发
D. 从人的本性出发
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 )
A. 课程设置多样化
B. 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
C. 向社会下层扩展
D. 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
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
A. 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
B. 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治基础
C. 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
D. 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处的“儒术”是指
A. 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 正统的孔孟学说
C. 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的儒学
D. 儒家学说与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