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於有一成...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於有一成不变之观。这里所指的一成不变之观

A. 宗法血缘关系    B. 君权神授思想

C. 儒家传统道德    D. 法家治国精髓

 

C 【解析】试题分析: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可知,儒家传统思想开始于孔子,至秦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故选C。A项错误,材料并非强调的是宗法血缘关系;B项是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来的思想;D项说的法家思想,与材料中心思想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曾打算将《孟子》斥出“四书”之列,并将孟子像从孔庙中搬出去(在中国古代,孟子、曾子等都是配享孔庙的)。请判断,孟子的哪一言论最有可能使朱元璋“龙颜大怒”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C.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查看答案

“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有教无类               ④维护周礼,尊卑贵贱有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礼记·内则》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古人重视家庭教育             B.日常行为注重伦理道德

C.古人重视生活技能教育         D.以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 儒、道、墨、法

B. 墨、儒、法、道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各国进步人士,或者以朝税式的拜谒,或者以记者式的评述,或者以文人式的寻味,奏响了一曲访苏交响曲。他们称赞新生的苏联是“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代表着人类精神的新方向”。但也有一些西方进步人士对苏联国内政策进行了坦率的批评。1935年访问苏联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道:苏联显示了“无比高涨的管理生命力和青春活力,正在为全人类更美好更灿烂的未来而工作。”另一方面苏联“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青年人不可能自由地将自己的智力成就和思想与他们的西方朋友相比较,真担心有朝一日突然发生社会动荡。”

——摘编自《苏联这面镜子》

材料二: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O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这里我们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从供求关系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内在的错误。”

——苏共领导人之一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西方进步人士称赞苏联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退却年代”的苏俄(联)在工农业领域是如何“退却”的?罗曼·罗兰所说苏联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

(3)上述现象反映了苏联工业化中存在的什么严重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