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所指史实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②① D. ③②①④
英国议会在19世纪30年代通过的一部法律规定:“……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选举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富饶之大城市;且增加州郡之代表名额;宜扩充有权参加议员选举之人数。”从这一法律规定中获利最多的可能是()
A. 骑士贵族 B. 大庄园主 C. 工业资产阶 D. 金融资产阶级
19世纪60年代,汉族地主官僚为核心的清朝统治集团发起了洋务运动,史称“同光中兴”;1898年力主变法的光绪帝被囚,百日维新流产;1911年“皇族内阁”的诞生导致清廷汉官离心,空前孤立。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
A. 地主阶级严重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
B. 权力结构的变动影响近代化进程
C.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力量弱小
D. 统治集团对西学的认识逐步加深
曾国藩、李鸿章以及直接受太平军威胁的地方官吏何桂清、薛焕等人感知,在军事上,太平天国借用了西洋技法,因而需“借洋兵助剿”,在中央的奕、桂良等人也力主改变国策,向西方学习长技。材料主要说明( )
A. 清政府已认识到“借师助剿”的重要性
B. 洋务派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壮大了势力
C. 太平天国间接地影响了洋务运动的发生
D. 太平天国运动给予列强侵华以可乘之机
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说:五四运动与国民党的号召,并无彼此参与的关系,却有互相呼应的效果,为北伐铺设了民意基础。作者认为二者互相呼应是基于共同的()
A. 指导思想 B. 斗争策略 C. 实践方式 D. 革命任务
“中国人民惟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的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一宣言
A. 成为国共首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B.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到来
C. 表明中共吸取了大革命失败教训
D. 激发了根据地民众投身土地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