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谈到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时,《新全球史》提出:“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

在谈到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时,《新全球史》提出: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据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制度

A. 自曹魏开始实行至唐朝废止

B. 从根本上阻止了土地兼并

C. 平均分配了全国土地

D. 反映了封建国家与大地主之间的矛盾

 

D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题干材料实施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其做法是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农民承担一定的徭役负担,可知其反映的是北魏开始实行的均田制,反映了封建国家与大地主之间的矛盾,故D项正确,AC项错误;B项错误,错在“根本上”。所以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沪核桑,菜茹苻畦,瓜瓠果,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这种生产体现的特点是

A. 男耕女织

B. 自给自足

C. 精耕细作

D. 因地制宜

 

查看答案

《史记》有《河渠书》,《汉书》有《沟洫志》,主要针对黄河患害的严重而写的。但是《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学者归因于黄河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一篇。请问此一时期安流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    )

A. 北方自然环境良好,黄河从未发生水患

B. 黄河地区主要居住游牧民族,黄河流域变农为牧

C. 黄河中游西侧农业大为进步,水利发达

D. 都江堰、郑国渠的修建成功的解决了黄河水患

 

查看答案

《周礼》曾这样记述西周时期的某项土地制度,“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下列有关材料中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B. 受封者要向皇帝缴纳贡赋

C. 农民在土地上集体耕作

D. 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转让

 

查看答案

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 精耕细作

B. 铁犁牛耕

C. 封建土地私有制

D. 自然经济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

——《汉书》卷八十三

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又在丞相府内设置丞相司直,“掌佐丞相举不法”。征和四年(前89年),又设置司隶校尉一职,掌察京师百官和近畿七郡。

——《汉书·武帝纪》

材料二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在中央设御史台,掌监察。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史台,正式创设都察院。与此同时,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的威权与御史相近。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

于登《明代监察制度概述》一文根据《明史》列传等资料统计御史209人资格,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29人。实际充任给事中之职者,一般都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

公元1439年,明政府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明代有深远影响的监察法规。

(1)依据材料一列举汉朝中央监察制度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与秦朝监察制度的关系。

(2)依据材料二归纳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并指出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