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余光中在《蔡元培墓前》一诗中写道:“想墓中的臂膀在六十年前/殷勤曾摇过浓雾里醒来。”材料中主要揭示蔡元培
A. 把北京大学变成为思想启蒙的基地
B. 在北京发动五四爱国运动
C. 在上海领导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参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与导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
A.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
B. 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思想理论基础
C. 促使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
D. 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理论反思》中提到:近代流行过“道的文化与器的文化”论调,他们借助《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提法,指出道的文化是形而上的,器的文化是形而下的,形而上的是核心,形而下的是辅助。持这种论调者的意图是
A. 坚决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
B. 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C. 倡导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
D. 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
1902年,梁启超写文章分辨了中国儒学“仁政”与西方近代“自由”的区别,认为“以孔孟之贤,其仁政之说,不能禁暴君贼臣之鱼肉人民”,是因为“治人者有权,而治于人者无权”,强调“仁政”已经完全过时,应被“自由”取代。这表明梁启超
A. 反思和批判传统文化
B. 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
C. 根本否定了儒家思想
D. 主张推翻君主制度
“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康有为在维新变法运动中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把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与政治运动相结合
B. 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C. 把反对封建主义与反对帝国主义相结合
D. 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林则徐在上奏《英人非不可制应严谕将英船新到烟土查明全缴片》中指出,英国以船坚炮利而称强,至口内则运棹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若至岸上,更无能为,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这折射出
A. 先进的中国人对战争形势的清醒认识
B. 国人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
C. 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D. 英国难以快速对中国发动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