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戴震(1724—1777年):“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

戴震(1724—1777年):“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该材料

①反映了理学对人性的压制

②批判了清政府实施残酷的刑罚

③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要求

④所呈现的思想反映了中国文化正在向近代转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尊者、长者、贵者凭借理来批评卑、幼、贱者,这是顺应理的,反之,则是与理悖逆的,人如果因为礼而死的话,谁会可怜你?材料揭示了理学对人的压抑,不管是否有理由,凭借理的都是正确的,故①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刑罚的严苛,故②错误;这些对理学批判的产生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阶层的扩大,是市民阶层的要求,故③正确;思想家对理的批判可以看出这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预示着中国文化将向近代转型,故④正确;故选C.①③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阳明学派对理学学派是一个正面的打击,至少儒家阵营中已并行有两支主流。但使理学家痛恨的是,阳明学派显然在指责理学家都是假仁假义、只说不做的骗子。”符合材料中观点的思想是

A. “致良知”

B. “心即理也”

C. “知行合一”

D. “存天理,灭人欲”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儒家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可见,该学者高度肯定儒家文化的

A. 民贵君轻观念

B. “大一统”观念

C. “君权神授”观念

D. “天人感应”观念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士的地位大大提高。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这一现象

A. 使贵族政治更加巩固

B. 是“百家争鸣”的产物

C. 开始打破“学在官府”

D. 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

 

查看答案

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书生,你所遇到的情况可能是

①你的教科书除了儒家经典外,还有法家经典

②你可以到郡县的学校就读

③即使你不是贵族子弟也有机会读书

④去过考试合格可以做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A. 所处时代不同    B. 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 学术思想不同    D. 谈论的问题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