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及相关长官共商对策。由于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事的长官提出作战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以上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A.唐代
B.宋朝
C.明代
D.清朝
“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A. 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 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C. 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建制逐渐完善
D. 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以下各项是对苏东坡这一总结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夏商周时期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及从政的资格
B. “以客出仕”成为战国时风行的做官之途径
C. 汉代中央官员的选拔主要来自地方郡县长官
D. 古代选官制度大致可分为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等阶段
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
A. 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B. 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
C. 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
D. 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
《唐书》记载的唐朝830名进士的分布来源见图示(注:士族指的是世家大族或豪门望族:寒门即庶族指的是一般的中小地主;小姓指的是二者之间的阶层),由此图示可知
A. 唐朝依然延续了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
B. 唐朝时所有的人都可以参加进士考试
C. 士族小姓寒门子弟中进士人数一样多
D. 唐朝科举考试进士分布来源很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