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商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说明商朝时 A. 祭祀是唯一的政治活动 B. ...

在商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说明商朝时

A. 祭祀是唯一的政治活动

B. 对外战争是唯一的政治活动

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政治地位最高

 

C 【解析】商朝时治理国家靠占卜靠祭祀,说明了王权是具有神秘色彩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祭祀不是唯一的政治活动,因为还有“戎”,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对外战争也不是唯一的政治活动,因为还有祭祀,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政治地位是否最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四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古代专制政体里,皇帝是一个巨大的权力之源,处在权力金字塔的顶端,可以监督任何部门和官员。除了皇帝之外,所有朝廷命官都由其“上级机关”加以监督,所以古代中国发展出了世所罕见的御史监察制度。秦汉时,御史的地位仍具有附属性,御史大夫虽与丞相及太尉并称“三公”,但实际职权是“掌监察,辅助丞相来监察一切政治设施。它是副丞相,依照汉代习惯,须做了御史大夫,才得升任为丞相”。后来御史机构渐渐独立,监察权慢慢脱离相权。中央发展了御史台、都察院、以及厂卫等特务机构,地方有巡按御史、督抚、按察司等,庞大的御史监察体系得以建立。至此,除了皇帝以外,从中央到地方所有官员都有其对应的“上级”监察官。

——刘田玉《中西权力监督模式的演化和特征》

材料二雅典的权力制约机制体现在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上……从纵向上看,公民大会是权力的核心部分,其他机关均对公民大会负责并受公民大会直接制约,这是雅典民主制的本质之所在。从横向上看,行使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和宗教权力的各部门彼此之间分工明确、权力有限,是互相制约、力求平衡的关系

——李勇《试论古希腊古罗马的权力制约机制及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御史监察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说明雅典权力制约机制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雅典权力制约机制与中国古代御史监察制度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主要是指

A. 官员的职责经常变动并要受制于中央政府

B. 官员的任职地域经常变动

C. 官吏来源有一定社会性且由中央任免调遣

D. 所有官员完全听命于皇帝

 

查看答案

一位与伯里克利同时代的人曾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下列现象在这一时期才开始出现的是(  )

A. 某公民因财产富余而提高了等级

B. 某官员因渎职被陶片放逐法放逐

C. 某公民被抽签选入五百人议事会

D. 某公民因参加政治活动领到津贴

 

查看答案

雅典人认为:“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是遵守法律的。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这段材料体现了雅典人的基本政治理念有:

①自由、宽恕

②人民主权

③法律至上

④轮番而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