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 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 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 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 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可知在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内阁在明成祖时正式设立,故A项错误;由“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可知B项正确;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咨询的内侍机构,无实权,内阁大学士也不是丞相,排除C D两项。故选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 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查看答案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 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 选官须注重才学

C. 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 选官应注重品行

 

查看答案

《朱子语类》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 体现三省分权制

B. 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 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查看答案

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形成区域性管理中“山河形便”的惯例。自元代始,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确定行省区划。元朝这样做的目的是

A. 犬牙交错,便于中央集权

B. 打破传统,创新政治制度

C. 管辖边疆,提高行政效率

D. 州县合并,减少财政开支

 

查看答案

宋太宗(939~997)诏:“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宋代统治者的这种认识造成了

A. 重文轻武.积弱不振

B. 内乱频仍,国势衰弱

C. 外戚宦官横行不法

D. 变法受阻,积弊难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