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魏源认为,历史进化是一种客观必然趋势。法令制度应该随着“势”的变化而变化,这...

材料魏源认为,历史进化是一种客观必然趋势。法令制度应该随着“势”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历史自身发展的法则。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也无穷极不变之法。同时,必须讲求行法之人,同一种法,不同的人去执行,其结果迥异。他还揭露清王朝任人唯私,贤者不得用,用者未必贤,他认为用人应以“德”“才”为标准,使贤能之士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魏源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和智慧,主张民主议政,广开言路。鸦片战争中,他积极反对投降路线,认为要“尽得西人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富国强兵,以战胜资本主义的侵略,他也看出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优越性。对于“不设君位,唯立长官贵族等办理国务”的瑞士,他誉之为“西土桃花源”。

——《论魏源的法治思想》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源法治思想的内容及其思想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源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内容:因势变法,任人唯贤,提倡民主政治,师夷长技以制夷。 原因:西方入侵,中华民族面临危机;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封建统治的弊端显现。 (2)影响: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他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思想对后来的洋务运动,以及资产阶级改良派学习西方、变法图强产生了重大影响。 【解析】(1)内容:根据“法令制度应该随着‘势’的变化而变化”“用人应以‘德’‘才’为标准”“主张民主议政,广开言路” “尽得西人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概括归纳;原因:联系魏源等为代表的新思想的萌发的政治、思想背景以及清朝法治方面的弊端分析。 (2)联系所学新思想萌发的影响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如表所示

时期

曹操形象

三国到隋唐

陈寿《三国志•武帝纪》中推崇曹操为“明略最优”、“超世之杰”。在这一基调下,唐朝以前对曹操的评价以颂扬为主,尤其是李世民的《唐太宗文皇帝祭魏太祖武皇帝文》对曹操充满敬仰。曹操在民间也具有广泛的影响。曹魏的主要建筑铜雀台和曹操的墓区西陵在屡经政权更迭之后仍能作为标志性的名称。

宋朝南迁之后,曹操的形象发生根本性变化。南宋统治者同情地位和自己相仿的西蜀,而敌视地位和全国相仿的曹魏。曹操的脸谱彻底改变,变化成为欺世奸雄。

元明清

元朝统治时期,百姓痛恨统治者的思想情绪被投射到民间文艺作品上,通过间接的形式而宣泄出来。明朝初年,民间说唱故事被罗贯中搜集在一起,编写成为《三国演义》,使得曹操的奸雄形象最终定型,而长期被世人切齿痛恨。

新中国成立之初

毛泽东曾经多次赞扬曹操,特别是1957年至1959年间,更在公开的场合发表肯定曹操的讲话。

 

 

——摘编自李凭《曹操形象的变化》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曹操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平王东迁后的混乱形势,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东迁依靠晋、郑两国。东迁后,周室仅有洛阳周围数百里之地,相当于一个小国。春秋初晋国内乱无暇外顾,郑国操王室权柄。郑武公死后,平王想立虢公为卿士,因郑庄公不满而罢。为取信于郑国,平王还与郑庄公交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平王死后,桓王又想使虢公执政,郑庄公派士兵抢收周地温和成周的庄稼,史称“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前707年),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天子威信扫地。西周有诸侯定期向王室述职纳贡的制度,而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春秋之世、鲁之朝王者二,如京师者一,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鲁大夫聘周者仅四,其聘齐至十有六,聘晋至二十四”。失去朝贡使王室陷入贫困,甚至要向诸侯“求赙”(要财物助丧)、“求车”、“求金”。

二、诸侯国内部和诸侯国之间篡杀、攻伐层出不穷。春秋初,有100多个大小不等的诸侯国,齐、秦、晋、楚四国最大,鲁、曹、宋、郑、卫、燕、陈、蔡、吴、越十国次之。各诸侯国内部以及它们之间的等级秩序,以往受周室制约。现在失去约束,各诸侯国内部争夺及各诸侯国之间的争夺空前激化。仅鲁桓公在位的19年间(前722年至前694年)就发生鲁桓公杀隐公自立、宋华督杀殇公、齐襄公杀鲁桓公一系列变乱。春秋初的强国郑国,在庄公死后发生了长达20年的内乱。

——摘自《中国历史》先秦卷张岂之

材料二孔子很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尽管他对于旧制度认为应该有损有益。在他看来,作为贵族行动规范的礼,不应该仅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如果离开了仁,礼就没有意义了。所谓的仁就是“爱人”,是贵族才能具备的一种品德。孔子周游列国,受到各国的款待,但他没有得到亲自检验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

面对当时的实际,墨家要求“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以“去无用之费”。墨家还竭力宣扬天下如能“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由此出发,墨家反对当时以强欺弱的残酷战争。

——摘编子白寿孨《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与墨家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国货运动”。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如“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其主要影响是

A.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

C. 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

D. 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

 

查看答案

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 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 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

C. 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普及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A. 铁犁牛耕的使用

B. 曲辕犁的推广

C.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高转筒车的出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