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纸”字的构成,从“糸”,是因为其初丝絮为之,于水中击絮也...

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纸”字的构成,从“糸”,是因为其初丝絮为之,于水中击絮也。“氏”声,是因为纸平滑如砥。据此推知

A. 早期的纸其原料与丝有关

B. 造纸术出现于东汉时期

C. 东汉时期的纸价廉物美

D. 纸已经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A 【解析】“丝絮为之,于水中击絮也”说明纸在制作过程中有丝的成分,故A项正确;中国最早纸出现在西汉时期,东汉蔡伦是改进造纸术,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纸张的价格和价值,故C项错误;材料中介绍的是纸张制作,没有提及使用情况,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水利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下列选项中属于汉代关中地区修建的水利工程有

①郑国渠

②“井渠”

③都江堰

④白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在叙述战国时期齐国教育和学术中心“稷下学宫”时写道:“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对上述史事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稷下学宫”乃孔子开创私学讲学之地

B. 荀子曾担任“稷下学宫”祭酒并发展了儒学

C. “稷下学宫”建立是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标志

D. 司马光意在反对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查看答案

有学者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根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该学者评价的制度是

A. 礼乐制

B. 嫡长子继承制

C. 分封制

D. 中央集权制

 

查看答案

材料魏源认为,历史进化是一种客观必然趋势。法令制度应该随着“势”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历史自身发展的法则。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也无穷极不变之法。同时,必须讲求行法之人,同一种法,不同的人去执行,其结果迥异。他还揭露清王朝任人唯私,贤者不得用,用者未必贤,他认为用人应以“德”“才”为标准,使贤能之士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魏源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和智慧,主张民主议政,广开言路。鸦片战争中,他积极反对投降路线,认为要“尽得西人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富国强兵,以战胜资本主义的侵略,他也看出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优越性。对于“不设君位,唯立长官贵族等办理国务”的瑞士,他誉之为“西土桃花源”。

——《论魏源的法治思想》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源法治思想的内容及其思想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源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如表所示

时期

曹操形象

三国到隋唐

陈寿《三国志•武帝纪》中推崇曹操为“明略最优”、“超世之杰”。在这一基调下,唐朝以前对曹操的评价以颂扬为主,尤其是李世民的《唐太宗文皇帝祭魏太祖武皇帝文》对曹操充满敬仰。曹操在民间也具有广泛的影响。曹魏的主要建筑铜雀台和曹操的墓区西陵在屡经政权更迭之后仍能作为标志性的名称。

宋朝南迁之后,曹操的形象发生根本性变化。南宋统治者同情地位和自己相仿的西蜀,而敌视地位和全国相仿的曹魏。曹操的脸谱彻底改变,变化成为欺世奸雄。

元明清

元朝统治时期,百姓痛恨统治者的思想情绪被投射到民间文艺作品上,通过间接的形式而宣泄出来。明朝初年,民间说唱故事被罗贯中搜集在一起,编写成为《三国演义》,使得曹操的奸雄形象最终定型,而长期被世人切齿痛恨。

新中国成立之初

毛泽东曾经多次赞扬曹操,特别是1957年至1959年间,更在公开的场合发表肯定曹操的讲话。

 

 

——摘编自李凭《曹操形象的变化》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曹操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