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絍,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卷八上
材料二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窑址更是遍及全省各地。唐五代时期,浙江青瓷空前繁荣,越窑生产的精品被称为“秘色瓷”,被诗人誉为“千峰翠色”“捩翠融青”“嫩荷涵露”“古镜破苔”,其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越窑日趋衰落,龙泉窑成为“民窑之巨擘”。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飘世界各地,更成为当今世界热门藏品。
——摘自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
材料三“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算缗”“告缗”。“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汉代晁错
材料四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纳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有哪些特征?简述小农经济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浙江瓷业发展的特征。
(3)材料三反映了汉代对“贾人”实行什么政策?晁错的理由是什么?
(4)依据材料分析,明清时期“国际贸易”有什么特点?依据当时的国家政治特点分析其原因。
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运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左右。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全球化进程刚刚起步
B. 英国殖民掠夺的加剧
C. 工业革命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D. 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之后形成的近代世界市场,具有与早期世界市场不同的特点。以下表述属于工业革命之后近代世界市场的特点有
①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②原先在世界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工业资本让位于商业资本
③大机器、交通运输、通信和工厂制度成了市场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④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意大利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说:“(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祭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这里的“大变动”主要指
①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②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开始发展
③资产阶级控制生产和市场
④推动了科技进步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④
下表摘编自某部有关工业革命的书籍。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斯塔福特郡的矿口女工的周工资表
年龄 | 工资 |
12~13岁 | 4先令—4先令6便士 |
13~14岁 | 4先令6便士—5先令 |
14~15岁 | 5先令—6先令6便士 |
15~16岁 | 6先令6便士—7先令6便士 |
①女童工在工业革命中普遍存在
②女工的工资比男工低得多
③妇女独立意识增强,主动离开家庭走进工厂
④早期工业时代缺乏人文关怀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碍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的上升。”此段材料主要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
A. 英国经过启蒙运动的洗礼
B. 殖民运动增强了英国的综合国力
C. 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价值观念与法律关系的变革
D. 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历史发展有本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