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在全世界瞩目之下拉开...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在全世界瞩目之下拉开帷幕:一个“梦幻之岛”上,绵延起伏的山丘屹立着一棵高大的橡树,潺潺溪流流过绿油油的草地,农舍、牛羊、鸡鹅烘托出浓浓的乡村风情;突然震耳欲聋的鼓声打破了绿色田野的宁静,大地突然崩裂,绿色的草地被灰色的水泥地所取代,巨大的烟囱在原野上拔地而起,炼钢炉旁钢水流淌,钢花飞溅,工人们夜以继日辛苦劳作,火红色的巨大纺车转动不停……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英国迎来了工业革命,淳朴的乡村变成了“世界工厂”,英伦三岛变身为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诗歌中所言的“黑暗魔鬼的磨坊”,林立的大烟囱不仅使伦敦成为狄更斯小说中沉郁的“雾都”,也竖起了“日不落帝国”雄霸全球的经济地位,竖起了它盛气凌人的傲慢和自信。

——201210期《看历史》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正是在“刚刚开始工业化”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社会环境下展开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近代城市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而使其具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是,中国近代的城市化始终与帝国主义侵入后被迫开埠通商联系在一起。

——行龙《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

材料三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城市化过程,必定对农村和城市社会的发展产生双重的影响,简单化地罗列这种影响并不困难,诸如城市化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扩大社会分工,推动城市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带来失业增多、住房紧张、物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对农村而言,它缓解农村社会的人口压力,分解传统的大家庭,提高农民素质,同时又有农村劳动力缺乏与资金短缺,农业生产力下降等问题,这几乎成为城市化国家的普遍问题。

——行龙《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

(1)根据材料一说明材料中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场景中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比较中英两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

 

(1)工业革命打破农耕文明的宁静,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英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人类为经济发展付出沉重代价。 (2)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工业革命产生,推进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快速顺利,分布比较合理。 中国:外来侵略,开埠通商,城市化具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城市化进程缓慢曲折,分布不均衡。 (3)从以下三个角度答题: 第一角度:城市化进程成为发展趋势。 第二角度:城市化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例:城市化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事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推进了文明发展;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对农村经济、自然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第三角度:认识到科学、合理、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例如:城市化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和谐发展等。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归纳信息及知识迁移的能力,依据“农舍、牛羊、鸡鹅烘托出浓浓的乡村风情”“绿色的草地被灰色的水泥地所取代”“黑暗魔鬼的磨坊”等信息,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变,以及工业化带来的影响等角度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国可以从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分布合理等方面归纳,中国结合近代的相关史实分析,如西方列强的侵略,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城市化进程慢、分布不合理等方面归纳即可。 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归纳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主题“城市化”,可以从三个方面概述,如城市化进程的必然性、城市化进程的双面性、城市化进程的合理性,归纳时需要注意表述的科学,有逻辑,史实的选择正确,能一分为二的分析历史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时期富商大贾……成为社会上最活跃的一种人。孟子主张对工商业什一而税,去关市之征。他的主张没有一个国君采用……大商贾所使用的人,一种是伙计,如洛阳贫民到富商家学商业,替富商贸易走遍天下,各都市更多的一种是大商贾凭借财势压迫穷人做奴隶,从事商业、农业、手工业劳动……吕不韦为秦国相国,封河南洛阳十万户……并不满足于十万户的封建性地租,他占有奴隶一万人,驱使他们从事各种劳动,垄断洛阳的工商业。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1)据材料一,指出大商人采用的生产方式特点和反映的时代特征。

(2)材料二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逻辑关系。

(3)材料三提出了商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指出这一观点,并归纳出其论证的依据。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

 

查看答案

“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背景是          (  )。

A. 中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都很丰富

B. 东方和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C.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需要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全球建立的需要

 

查看答案

19世纪世界强国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分析下表美国超过英国的原因是                                                         (  )。

时间

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英国

1.9%

4.2%

9.5%

19.9%

22.9%

18.5%

美国

0.1%

0.8%

2.4%

7.2%

14.7%

23.6%

 

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表(1750~1900)

A. 第一次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查看答案

某学者认为: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                 (  )。

A. 主要靠对外掠夺    B. 主要靠其内在的发展

C. 主要靠文艺复兴    D. 主要靠古罗马的法制

 

查看答案

针对蒸汽引擎机动车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186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机动车法案》,对机动车发展进行规范,其中两条主要规章如下:限制行车速度,市内不超过3公里/时,乡间不超过6公里/小时;还必须有一人打着红旗在前面带路。因此又被称为红旗法案,该法案在1896年被废除。红旗法案的实施(    )

A. 不利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B. 阻碍了英国工业化的实现

C. 表明保守势力控制了议会

D. 阻碍了英国新兴工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