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古代儒家思想著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表
孔子 | 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 |
孟子 |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
董仲舒 | 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
韩愈 | 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
朱熹 | 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
王阳明 | 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促进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
黄宗羲 | 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 |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结合上表信息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社会变迁与儒家思想”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阅读材料,并下列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但钢铁、电力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需要;到1928年工业产值还不到美国的八分之一,为此苏联从192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至1932年底,苏联建成了1500多个现代化大型工业企业,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由1928年的48%上涨为70.7%;有10万美国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申请移居苏联,美国供应苏联飞机或飞机附件,并给予技术援助;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数的93%,基本上解决了多年来困扰苏维埃政权的商品粮供应问题;职工的全年平均工资比1928年增长68%,超额完成18%,但是农民的收入总体处于停滞水平。一五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摘编自《前苏联计划经济》
材料二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努力,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但是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为此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底,三大改造完成,使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到1957年底,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建设项目,有135个已施工建设,有68个已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投入生产,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农业总产值完成原计划101%,比1952年增长25%;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公里,比1952年增加22%;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摘编自《陈云文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和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和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原因。
1959年,卡斯特罗推翻了古巴亲美政府;1960年,美国经济封锁古巴,古巴被迫向苏联靠拢;1961年,美国制造了猪湾事件,派雇佣军侵略古巴,失败后被迫向古巴支付价值6200万比索的物资。这反映了
A. 美国霸权主义导致紧张局势
B. 雅尔塔体制下美苏共管古巴
C. 美国在与苏联竞争中处于弱势
D. 古巴反美斗争导致多极化
二战结束以来,国际经济交往中通行的是资本主义原则,是“富国俱乐部”,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却在某种程度上将“杀鸡取蛋”变成了“养鸡取蛋”。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发达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
B. 全球化使各国经济依存性加强
C. 发展中国家占世界重要地位
D. 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合理配置
下面是高德步、王珏编的《世界经济史》第五篇章节目录摘录。本篇论述的历史主题是
第十七章垄断 | 第十九章国际商战 |
第一节垄断的产生 | 第一节自由贸易体制的解体 |
第二节并购与垄断 | 第二节国际商战 |
第三节垄断的影响 | 第二十章世界大战与战时经济 |
第十八章大危机和新政 | 第一节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结果 |
第一节大危机 | 第二节苏联的战时经济 |
第二节危机的传导和扩散 | 第三节法西斯军事经济 |
第三节危机的原因和后果 | 第四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时的实验 |
第四节罗斯福新政 |
|
A.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
B. 市场经济国家的改革
C. 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确立
D. 自由市场经济的终结
下面是1500年—1640年英国小麦价格变化示意图,对该变化趋势的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A. 货币贬值引起商品价格逐渐上升
B. 殖民地为小麦出口提供广阔市场
C. 工业城市发展使粮食需求量大增
D. 市场经济环境下价格随需求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