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信息浩如烟海,多种多样。有效获取和正确解读历史信息,是研习历史的重要前提。阅...

历史信息浩如烟海,多种多样。有效获取和正确解读历史信息,是研习历史的重要前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四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然而降于夷王(周第九代君主),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秘宇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矣。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无君君之心……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断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也。

【材料三】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之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1)材料一中“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指什么?

(2)材料二中作者对秦亡的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

(3)材料三中汉“矫秦之枉,徇周之制”指什么?导致了什么后果?后来又如何解决的?

 

(1)指: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 (2)正确,因为实施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统治,秦之败在于暴政导致民心散尽。 (3)指:实施郡国并行制后果:导致王国叛乱威胁专制统治(七国之乱)。 解决:削弱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推恩令)。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属于基础性的材料题。 (1)考查的是分封制的消极影响,列举了分封制瓦解的种种表现: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礼崩乐坏;王室东徙后自列为诸侯;楚王问鼎,射王中肩。然后归纳出分封制造成的诸侯割据,为争夺人口和土地而发生兼并和争霸战争;国家走向分裂,社会混乱,严重地危害了国家统一这些弊端。学生只需具备一定的文言释读能力,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即可。 (2)考查秦朝短暂灭亡的原因。关于这个话题,自古以来史学界也有多种观点,有人认为秦朝亡于秦始皇的暴政,有人认为亡于秦朝的郡县制。本题采用了秦亡于暴政,而不是亡于制度这一主流观点。史料的阅读量也不大,题目较易,学生的基础知识及能力要求都可得到较好发挥。 (3)属于基础知识考查范畴,考查的是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内容和影响。汉朝初期,汉高祖刘邦错误的汲取了秦朝短期而亡的教训,认为秦朝的灭亡是因为全部废除分封制,于是分封子弟建立诸侯国,另一方面汉承秦制,又保留了秦朝的郡县制,因此建立了郡国并行制。后来封国制威胁了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推恩令等措施才解决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对于本题的作答,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熟练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A.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 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

C. 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变

D. 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变

 

查看答案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 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 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 降低武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 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查看答案

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 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削弱

B. 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 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 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查看答案

《汉书》载:“偃说上日:‘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这一记载反映出汉初统治者

A. 推行郡国并行制

B. 削弱相权

C. 加强中央集权

D. 解决土地兼并

 

查看答案

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 颁布“推恩令”

C. 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 颁布“附益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