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03年,有人指出“(中国)不自立,必灭亡,必(被)瓜分……各省先行自图自立”...

1903年,有人指出“(中国)不自立,必灭亡,必(被)瓜分……各省先行自图自立”,提出“广东者,广东人之广东也……筑成广东自立之势,以建立全中国自立之起点”。此类观点在当时蔚然成一种思潮,并加速了“预备立宪”中清政府对地方自治的认同。这种思潮本质上反映了

A. 三民主义的提出掀起了革命运动的高潮    B. 中国政治民主化运动的必然结果

C. 清政府中央集权统治的实质性瓦解    D. 先进知识分子要求在中国建立联邦制

 

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民主义在1905年才提出,且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地方自治,故A选项错误;中国政治民主化运动的目标是反对封建专制,实现民主平等,与地方自治无关,故B选项错误;“预备立宪”中清政府对地方自治的认同说明清政府中央集权统治趋于瓦解,故C选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建立联邦制的要求,故D选项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

A. 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

B. 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

C. 传播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念

D. 使夷夏之防观念受到冲击

 

查看答案

百年以来,我国前卫的学术语境和精神气候经历了多次嬗变,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如五四时期的反传统﹣﹣启蒙”,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反帝﹣﹣救亡,五六十年代的反西方﹣﹣冷战,八十年代的反封建﹣﹣新启蒙。据此判断,五四时期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处于主导地位的核心词最有可能是(  )

A. 迷信落后    B. 爱国进步    C. 救亡图存    D. 正义理性

 

查看答案

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该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

A首相有权解散帝国议会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C联邦议会没有立法权

D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查看答案

由于拿破仑三世的横征暴敛,又强迫农民缴纳血税,把他们的子弟送到战场上当炮灰,农民开始抛弃对自己小块土地和波拿巴主义的迷恋,走上了反对拿破仑三世的道路。材料反映出

A法国共和制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法国的专制主义色彩比较浓厚

C农民已成为法国革命的主力军

D农民成为法国共和派争取的对象

 

查看答案

摩根说:“《权利法案》显然打破了世袭的权利,这种世袭权利是旧政体复辟的基础,而被以议会为代表的民族意志所取代。……将它看作是彻底否定了关于政府的概念的历史转折点,这无疑是完全正确的。”这说明《权利法案》

A. 使议会权力居于国王之上    B. 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C. 废止了英国社会的世袭制    D. 彻底否定了英国的君主政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