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无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材料
A. 否认“天理”的存在
B. 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
C. 认为“理”“欲”相统一
D. 体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这段话意在强调
A. 发明本心
B. 致良知
C. 格物致知
D. 心外无物
清初有人指出:夏商周以后,逐渐变成了一个功利世界,所有的礼乐刑政、制度、理财用人之道,都是用私心造就的,因此程、朱向君王提出责难,要他们首先正心诚意,并不是不切合实际。在此人看来,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A. 强调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B. 压制了人正常的物质需求
C. 否定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D. 有利于约束统治者的行为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到:“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这反映出他的政治设想是
A. 士人参政分享国家政治权利
B. 君主应该利用学校培养人才
C.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
D. 恢复宰相与君主共议国事传统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B. 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官不仅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而且是一个有意识形态的群体。这里的“意识形态”最早可以追溯到
A. 宋明
B. 春秋战国
C. 秦朝
D. 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