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幼童出洋肄业事宜折》规定:“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

《幼童出洋肄业事宜折》规定:“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每遇房、虚、昴、星等日,正副委员传集各童,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这反映出清朝幼童留学制度

A. 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    B. 中学为主要学习课程

C. 实行全面发展的方针    D. 旨在培养新时代公民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洋务运动的留学制度。材料“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每遇房、虚、昴、星等日,正副委员传集各童,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网于异学”反映洋务留学教育以学习西学为主,兼习中学,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纲常伦纪为目的,反映了此制度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故选A。B、D两项所述与材料信息相反,故排除;全面发展的方针属于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故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愚以为在今日,又宜鉴诸国。……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哉。”这句话反映的核心观点是

A. 洋为中用    B. 中体西用

C. 师夷长技    D. 古为今用

 

查看答案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以上材料反映了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

A. 实施政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B. 抵制外国侵略,挽救王朝危机

C. 挣脱封建枷锁,关注世界新知

D. 注意世界时局,发展民族经济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呈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 专制主义强化

B. 商品经济发展

C. 拜金主义盛行

D. 轻商思想淡化

 

查看答案

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中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下列这段话的解读,正确的是

A. 表明文学开始与现实相结合

B. 是对当时的官方哲学的否定

C. 标志着民间文学的正式诞生

D. 是早期民主思想产生的体现

 

查看答案

“它的历史从侧面展示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展示了元代中国有文化修养的精英阶层在促进这种相互作用时的新作用。”这里的“它”最有可能指

A.文人山水画       B.杂剧         C.昆曲          D.京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