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强调:“2014不是191...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强调:“2014不是1917,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做榜样。我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的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            

——摘自凤凰资讯

材料二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北京227日电

(1)材料一提到的“1894年”中日之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2)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在中国犯下了哪些违背“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的滔天罪行(请写出三例)?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在二战胜利结束后的今天,中国政府为什么将93日确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举行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是什么?

 

(1)事件:甲午中日战争 影响: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使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他有理即可得分)   (2)罪行:南京大屠杀、细菌战、毒气战和活体实验 原因: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原因: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正式投降 意义:不忘历史,以史为鉴,加强国家建设,提高国家实力。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2)第一小问根据日本在八年抗战时期的侵华罪行回答,如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的细菌战和活体实验。第二小问根据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回答,其中根本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实行全民族抗战。 (3)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让中国人民缅怀先烈,纪念为抗战作出贡献的人们,为的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为的就是要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同时,也是为了警醒全世界人民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视域中地理名词“江南”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向来各外国商人止准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吝啬。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但英人及各国均不得借有此条,任意妄有请求,以昭信守。

——《虎门条约》第8条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强通过《虎门条约》第8条攫取的特权,并结合所学简析与该条约直接相关的战争爆发的时代背景。

(2)材料二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指挥的一场进军江南的战役,请指出这场战役的名称和直接结果。综合上述材料,从社会性质变迁的角度,概括地理名词“江南”所见证的历史。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愚意自夏禹家天下有记录可征之国史,凡四千余年(公元前2200-公元2000年)。四千年中,如按我民族所特有之社会形态发展之程序而分析之,则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形态之发展,盖可综合之为三大阶段,亦即封建、帝制与民治是也。

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从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吾侪及身而见之中国近现代史之阶段也。笔者鄙见认为此一转型至少亦非二百年以上难见肤功也。换言之,我民族于近代中国所受之苦难,至少需至下一世纪之中期,方可略见松动。此不学所谓两大转型也。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自序)

(1)材料中所说的中国“四千年社会政治形态发展三大阶段”,即“封建、帝制与民治”各指什么制度?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四千年社会两大转型”中,其中“从帝制转民治”这一社会巨变的重大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词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            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①④②③    D. ②④③①

 

查看答案

下图是摄于山海关的一张历史图片图中的东北解放军主力即将参加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下表是解放战争时期某一战役“作战计划”的最初方案与“批示”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