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材料中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是指( )
A. 民贵君轻 B. 天人感应 C. 三纲五常 D. 和谐中庸
秦始皇“坑儒”运用赤裸裸的暴力,而汉武帝“尊儒”则采用隐蔽的手段,实质上都表明统治者
A. 打击或扶植儒家思想
B. 为选拔知识分子扫清障碍
C. 打击思想领域内的敌对势力
D. 加强君主专制和思想控制
董仲舒在评论一件寡妇改嫁的案例时指出,依《春秋》大义,“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也”,故寡妇改嫁“皆无罪名,不当坐”。这折射出汉代
A.司法判案“重情轻法”
B.妇女的整体社会地位较高
C.婚姻受礼教束缚相对较小
D.妇女拥有婚姻自主的权利
有学者认为:秦代曾经试图建立一个完全依靠外在的制度与法律管理的国家,但到了汉代,实际成功的却是以经典为依据的道德教育加上以法律为依据的外在管束的所谓“霸王道杂之”的方式。这一变化说明( )
A. 汉代政权管理方式兼具儒法思想
B. 儒家思想战胜法家思想成为主流
C. 汉朝在选官标准上以儒学为依据
D. 以人为本的封建官僚政治已形成
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 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C. 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 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汉代桑弘羊认为:“春夏生长,利以行仁;秋冬杀藏,利以施刑。”其观点( )
A. 体现了汉初无为而治的理念 B. 表达了对独尊儒术的强烈不满
C. 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经济观念 D. 反映了汉代法律儒家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