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关于监察官的选任,两汉多用察举方式,康代选任权由多宰相掌握,宋代中央一级监察官多...

关于监察官的选任,两汉多用察举方式,康代选任权由多宰相掌握,宋代中央一级监察官多由帝王“亲擢”,明代由督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员由院长提请国民政府任命,后改为选举产生。2016年我国决定建立“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则,接受人大监督”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监察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政治清明

B. 监察制度的权威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

C. 君主严格地控制着监察官选任权

D. 监察官选任演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民主政治追求

 

D 【解析】A表述过于绝对,错误,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不符合材料和史实,错误;C不符合民国和新中国监察官的选任,排除;根据“明代由督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员……后改为选举产生” 和新中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表明监察官选任折射出民主政治追求,故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周宗法制是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理的制度。同时,贵族们又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形成了同姓为“兄弟”、异姓为“甥舅”关系的以巩固西周王族、贵族利益为核心的奴隶主统治。这说明西周政治的主要特点是

A. 王权和神权结合,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B. 按照宗族血缘关系实现对地方的控制

C. 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D. 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查看答案

《汉书·董仲舒传》说:“(董)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以田,以赡不足,塞兼并之路,……然后可善治也。

——《汉书·食货志》引董仲舒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张。为此汉武帝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董仲舒又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些主张在当时有何作用?

(3)根据材料四概括实现善治的主要途径。这一途径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治国理念?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董仲舒历史地位的认识。

 

查看答案

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材料中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是指(   )

A. 民贵君轻    B. 天人感应    C. 三纲五常    D. 和谐中庸

 

查看答案

秦始皇“坑儒”运用赤裸裸的暴力,而汉武帝“尊儒”则采用隐蔽的手段,实质上都表明统治者

A. 打击或扶植儒家思想

B. 为选拔知识分子扫清障碍

C. 打击思想领域内的敌对势力

D. 加强君主专制和思想控制

 

查看答案

董仲舒在评论一件寡妇改嫁的案例时指出,依《春秋》大义,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也,故寡妇改嫁皆无罪名,不当坐。这折射出汉代

A.司法判案重情轻法

B.妇女的整体社会地位较高

C.婚姻受礼教束缚相对较小

D.妇女拥有婚姻自主的权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