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西贸易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世纪的中西方贸易 材料二18...

中西贸易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世纪的中西方贸易

材料二1820—1840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分别为2.9%和2.81%;1840—1860年,分别为3.5%和4.8%;1860—1870年,分别为2.9%和5.53%。……19世纪中期机器纺织品……成为l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1800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33%、9%、10%、5%。

材料三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一一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对比18世纪中西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呈现哪些特征?概括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分析晚清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并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1)特点:中国的朝贡贸易政治动机大于经济利益,厚往薄来;西方的殖民贸易以输出商品为主,殖民掠夺为重。影响:中国: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造成中国沉重的财政负担。西方:积累了大量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新的殖民扩张创造了条件。 (2)特征: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首先成为工业国家,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新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开拓市场,抢占殖民地,19世纪中期以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3)变化: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棉纺织品进口增加,土特产品(茶叶)出口减少。原因:通商口岸数量不断增加,列强获得更多的特权;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国外竞争的加剧。 【解析】试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18世纪的东西方贸易,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特点”,“中国方面”由材料一中的信息“统治者……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对(贡使)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即可得出“中国不计经济利益的朝贡贸易”的结论,“西方方面”可从进行殖民贸易、扩大商品输出等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影响”,“中国方面”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库藏为虚”、“四海宾服,八方来仪”即可得出“造成中国沉重的财政负担”、“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的结论,“西方方面”可从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角度思考作答。 (2)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特征”由材料二中的信息“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分别为……”即可得出“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机器纺织品……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即可得出“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为33%”即可得出“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的结论;第二小问“原因”可从工业革命对英国及对世界的影响这一角度思考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三中的信息“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即可出“棉纺织品进口增加”的结论,由材料三中的信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即可得出“土特产品出口减少”的结论,由材料三中的信息“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即可得出“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的结论;第二小问“原因”可从列强的经济侵略、自然经济的解体、国际竞争的加剧等角度思考作答。本题主要考查18世纪的东西方贸易,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特点”,“中国方面”由材料一中的信息“统治者……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对(贡使)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即可得出“中国不计经济利益的朝贡贸易”的结论,“西方方面”可从进行殖民贸易、扩大商品输出等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影响”,“中国方面”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库藏为虚”、“四海宾服,八方来仪”即可得出“造成中国沉重的财政负担”、“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的结论,“西方方面”可从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角度思考作答。 (3)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特征”由材料二中的信息“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分别为……”即可得出“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机器纺织品……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即可得出“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为33%”即可得出“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的结论;第二小问“原因”可从工业革命对英国及对世界的影响这一角度思考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三中的信息“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即可出“棉纺织品进口增加”的结论,由材料三中的信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即可得出“土特产品出口减少”的结论,由材料三中的信息“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即可得出“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的结论;第二小问“原因”可从列强的经济侵略、自然经济的解体、国际竞争的加剧等角度思考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应该是

平均时间

1885~1919年

1920~1944年

1945~1964年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30年

16年

9年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7年

8年

5年

 

 

A. 财富的追求驱使这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

B. 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

C.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

D.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查看答案

读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幅图,该过程实质上

A. 反映了美术领域的多元一体

B. 说明了印象派绘画影响甚微

C. 体现了立体画派绘画的特点

D. 强调了美术领域的复杂多变

 

查看答案

新加坡《海峡时报》提到:“全球化”这个词在上世纪90年代,被看作精英对穷人的剥削。到21世纪以后,“全球化”开始带有半积极性的意味。自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认为,对于“全球化”,既不需要对抗,也不需要叫好。”材料表明

A. 全球化消除了文明对抗

B. 全球化在2007年金融危机后加强

C. 对全球化关注日益淡泊

D. 人们对全球化的认识程度逐渐深入

 

查看答案

二战后,西方国家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B. 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C. 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D. 福利水平和工作积极性成正比

 

查看答案

1982年3月,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发表讲话,攻击中国的内外政策,同时表示中苏之间的分歧不应该妨碍两国之间保持和发展友好关系。这一表态反映了

A.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B. 苏联经济实力的下降

C. 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

D. 中苏关系得到全面改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