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
由此推断
A. 《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 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 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 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维新派主张“断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与“万国同风”,便于操作机器和武器、讲究卫生等。1905年,端方、戴鸿慈等出洋考查宪政的“五大臣”也发出了“断发”的声音,“奏请官员剪发之折,两宫深滋不悦”。武昌起义后,清政府不得不下达谕旨,准许人们自由剪辫,被迫承认了“断发”的合法性。以上变化主要说明了
A. 断发体现革命色彩
B. 断发触动清朝国体
C. 政府主导社会生活
D. 政治时局影响习俗
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付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该守则
A. 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
B. 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
C. 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
D. 提高了中华民国的国民素质
辛亥革命前,“断发易服”的呼声日益高涨。有人将戊戌维新的失败归咎为“变法之初不先变发”,一些海归留学生认为“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这些观点
A. 表明“断发易服”具有观念变革意义
B. 说明维新运动没有涉及社会生活领域
C. 揭示了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D. 反映出维新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指出革命胜利后的总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此,新中国在过渡时期的实践有
①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②实施“一五”计划开展劳动竞赛
③办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④普及人民公社提高公有化的程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的影响
C.自然灾害的影响
D.国民经济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