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根据学者钱穆的说法,元朝政府所设的“行中书省”意为“行动的中书省”,从名称解释看,“行省”是
A. 皇帝的秘书机构
B. 中央的派出机构
C. 地方的自治机构
D. 朝廷的朝贡藩属
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B. 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 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 中央对地方政府控制日益严密
清代科考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等字,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这在本质上反映出
A. 八股之风愈演愈盛
B. 君主专制影响深刻
C. 考规范愈加严格
D. 君主名号不再避讳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主管宗庙礼仪,郎中令主管宫廷警卫,少府主管皇室财政,宗正主管皇室事务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D.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秦统一后,有人提出:“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该观点实质上是主张
A. 恢复分封制度
B. 重建宗法秩序
C. 全面推行郡县制
D. 以严刑峻法立国
章太炎在《秦政记》中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秦始皇能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此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 兼并了六国
B. 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