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l901年为确定《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总税务司...

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l901年为确定《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总税务司赫德向列强提供了清朝财政报告,其中收支状况表如下:

结合所学知识,以“从财政收支看清末政治经济状况”为主题,解读材料。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不同角度的信息至少3条)、总结和归纳准确、解释完整、逻辑清晰。

 

示例:为维护庞大的中央集权统治,支出主要集中在政治、军事领域;海军和铁路的支出,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甲午战后为向日本赔款,大借外债,还债成为沉重的负担,也直接导致了财政赤字;由于小农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田税仍是最多的税种;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与商业有关的厘金、常关税、盐税盐厘等合计已经超过总额的1/3;关税比例仅次于田赋,说明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对外贸易不断增长。 上述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一方面在向工业文明艰难的转型,另一方面面临着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型,首先依据材料所给的信息从“支出主要集中在政治、军事领域”“田税仍是最多的税种”“关税比例仅次于田赋”三个角度提取观点,说明结合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从“小农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甲午战后为向日本赔款以及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对外贸易不断增长”等角度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Ⅲ”的主要原因是

A. 为完成一五计划    B. 正实施全面经济调整

C. 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    D. 为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查看答案

据《票证旧事》记载,复旦大学研究生王春瑜决定当年结婚的因素之一是因为婚后才有副食品供应证,凭此每周才能买到几块豆腐干、半斤豆芽之类。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B.计划经济体制下仍然存在商品交易

C.节俭与奉献成为当时社会风尚的主流        D文革动乱导致日用生活品严重匮乏

 

查看答案

1950年11月,陈云在第二次全国财经会议上提出:“经济建设的投资,要规定这样一条原则:对直接与战争有关的军工投资,对财政收人直接有帮助的投资,对稳定市场有密切关系的投资,这三者应该予以满足,除此以外,应加以削减。”当时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是

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复杂的国际环境

B. 旧中国重工业落后的状况

C.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化的经济模式

D. 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

 

查看答案

1956年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段报告的意义是

A. 纠正了重工业比重过大的现象

B. 表明经济建设重心由重工业转向农业

C. 开始了农村所有制性质的改造

D. 是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

 

查看答案

1898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制定奖励章程,凡发明军用船械者颁布特赏,专利5O年;发明日用新器者,给工部郎中实职,专利3O年;仿造西器之制法未传入中土(内陆)者,给工部主事职,专利lO年。据此推断,该章程

A. 完善了专利保护制度

B. 消除了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C. 顺应了实业救国的呼声

D. 反映了技术立国的趋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