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流报刊撰写的《中国百年现代史》中写道:“1958年的中国,无人去收的棉花在田野被风吹去,而当地的农民却在专心的炼钢、炼铁。为了让工人去拨旺那些到处都有的炉子,纺织厂都被要求减少了一个班次”。这表明美国媒体
A. 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B. 夸大了中国人炼钢的热情
C. 忽略了中国农业迅速发展的事实
D. 看到了大跃进扰乱了劳动力配置
清末有人说“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末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导致近代以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封建礼教彻底崩溃
B. 小农经济趋于瓦解
C. 男女平等基本实现
D.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商人们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小麦价格,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这样,世界小麦的供应大体上就按照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供应。”这一现象说明
A. 科技进步促进农产品价格下降
B. 通讯革新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
C. 垄断产生克服生产的无计划性
D. 农产品成为世界市场主要商品
下表是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离开农村和农业人口统计情况,导致人口流动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1751— 1780 | 1781— 1790 | 1801— 1810 | 1811— 1820 | 1821— 1830 | 1851年城乡人口比例 |
流动 人口数 | 75000 | 78000 | 138000 | 214000 | 267000 | 52:48 |
A. 英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
B. 垄断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出现
C. 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开展
D.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提出
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在凡尔赛宫宣告成立。当时,帝国议会代表团赶到凡尔赛,请求授予威廉一世“德意志帝国皇帝”的头衔,威廉一世竟然问俾斯麦“这些家伙是来干什么的?”这说明
A. 威廉一世孤陋寡闻
B. 威廉一世不愿当皇帝
C. 帝国议会形同虚设
D. 帝国议会是德意志最高权力机关
15—16世纪,西欧专制国家可以调动社会上一切力量——经济活力、技术进步、传播天主教等等,把它们汇合成一个整体引向海外。这说明西欧专制制度
A. 在早期发展中推动了社会进步
B.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政治前提
C. 支持了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扩张
D. 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强有力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