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文章屡见不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知识分子
A. 放弃了儒家是古非今的传统观念
B. 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C. 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的重大变化
D. 传统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中共中央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全国开始推行
A. 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大跃进”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40年,美国合众社驻北平的记者曾发出以下电讯:“自华军部队在河北开始大规模进击之后,北平四周之华军,亦实行响应,甚为活跃。现北平日军极为震动,平津铁路,昨日不通。”这反映了
A. 敌后战场的抗战作风顽强
B. 正面战场会战得到有力配合
C.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形成
D. 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五口通商大臣,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驻广州。1859年,将五口通商大臣移驻上海。1861年,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辖。1866年,改称南洋通商大臣,由两江总督兼任。这种转变反映了
A. 中国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
B.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开启
C.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D. 中国被迫全面对外开放
从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到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折射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选官制度的变化
B. 和战时局的变迁
C. 基本国策的改变
D. 经济重心的迁移
羊是人类最早驯养成功的家畜之一。在距今约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中就已经出现陶型羊的形象。商代用羊的肩胛骨占以问凶吉,甲骨文中就有羊的象形文字。有人统计古代典籍《诗经》中讲到羊的诗篇有13篇之多。可以说( )
A.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羊的国家
B. 先秦时期羊是古代先民尊崇的吉祥动物
C. 羊的温顺、亲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折射
D. “羊文化”与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