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根据各自所处时代的特点和革命建设的需要,分别创立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请回答: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后二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2)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它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
(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什么?邓小平理论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及其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又各是什么?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是什么关系?
(4)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任选一人举例分析说明。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仁者,爱人”。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材料二、“未受考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苏格拉底
材料三、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并说明其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所具有的借鉴价值。
(2)据材料二,概括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他的思想与智者学派相比,有何异同?
(3)据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三中所说的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
(4)据上述材料,从思想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东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
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社会危机四伏。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清政府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方案。……林则徐认为:“黄河南行,非河之性,古屡治而屡为患。”“欲救江淮之困,必须改黄河于山东入海。”……林则徐提出,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对国家和商人都有利。实行“重商利”,要有好的政策。在救灾的过程中,要注意照顾米商的利益,要利用商人的积极性战胜粮荒。中国还应以及开展对外贸易,坚决反对顽固派闭关禁海、与外国断绝往来的愚蠢做法。林则徐、魏源等主力允许民间开矿,反对政府独占。……有识之士认为,把漕运改为海运,省力省时省钱,益国利民。
材料二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残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有识之士提出从哪几个方面来发展经济?你如何评价?
(2)据材料二,与孔子相比,康有为的社会福利主张有何特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其共同点是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论十大关系》
《论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