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8年夏季,孙中山通过美洲华侨向列宁和苏俄政府发去电报,表示他对列宁和苏俄政...

1918年夏季,孙中山通过美洲华侨向列宁和苏俄政府发去电报,表示他对列宁和苏俄政府的祝贺。1923年8月,又派出“孙逸仙博士访苏代表团”赴苏考察。这表明

A. 中苏两国已达成革命共识

B. 孙中山认同苏俄革命道路

C. 孙中山已产生联俄的倾向

D. 反帝反封已成为时代潮流

 

C 【解析】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在会议上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阐释为新三民主义,在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根据材料时间和内容,可以看出孙中山1918至1923年已产生联俄的倾向,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材料都不能反映,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在某文中说到:“(湘南特委)批评我们太右,烧杀太少,没有执行所谓“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于是改变原来前委的领导人……湘南特委提出的'一切工厂归工人’的口号,也宣传得很普遍。”毛泽东的这一说法

A. 旨在维护湘南特委的正确方针

B. 体现了当时党中央实事求是的作风

C. 反思了边界斗争中的政策失误

D.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查看答案

1905年5月孙中山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者”,表示“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使中国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这主要表明当时孙中山

A. 已成为了社会主义者

B. 彻底认清了中国国情

C. 萌生了节制资本思想

D. 完全了解西方的弊端

 

查看答案

孙中山说:“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由此可以表明

A. 实现民主政治为革命派政治目标

B. 孙中山三民主义顺应了时代潮流

C. 革命派对三民主义做了全新解释

D. 民族革命是辛亥革命的首要任务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先进知识分子从西方获得的新知识中得知:自愿联合的团体对于西方诸国的文明进步曾作出过重大贡献,因而奋起效法,组织各种学会。这些学会2/3是士大夫阶层建立的,分散在10个省、31个城市,拥有近万名会员。据此可知,当时

A. 习西方成为社会共识

B. 地方权贵势力潜滋暗长

C. 变革图强具有一定社会基础

D.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期,胡适宣讲俗语俗字,陈独秀提倡国民文学和通俗的社会文学,这些活动

A. 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迫切需求

B. 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

C. 直接冲击了封建的纲常伦理

D. 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