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都左侍郎张四维,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材料反映出明朝
A. 张居正权倾朝野
B. 内阁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C.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D. 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关于以下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官职的记载,从《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能够看到的句子是
( )
图一 图二
A. 图一: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武事。
B. 图一:丞相,秦官,金印紫绶,为百官之长。
C. 图二: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
D. 图二:太尉,秦官,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以下是秦朝九卿职以一览表,对此表理解准确的是
职务 | 职责 |
奉常 | 负责宗庙、礼仪和教化 |
郎中令 | 宫中警卫 |
卫尉 | 宫门警卫 |
廷尉 | 负责司法和首都警卫 |
典客 | 主管少数民族事务 |
宗正 | 负责皇室宗族事务 |
治粟内史 | 负责相税和国家财政 |
少府 | 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
太仆 | 负责宫廷车马 |
A. 反映了官僚政治的发展历程
B. 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C. 职能分工体现出相互制约的原则
D. 还没有完全摆脱家国一体的政治状态
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国君往往有许多儿子,理论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国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实质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上
A.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 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
C. 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
D. 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武则天时期选官滥杂,唐中宗复位后,韦皇后及安乐公主把持政柄,大肆卖官,所置员外、检校、判、知等官泛滥,多达数千人,造成政府开支急剧增加。唐玄宗继位后,开始裁剪冗官,“大革奸滥,十去其九”,并停废闲散诸司、监、署十余所,精简官僚机构。在此基础上,玄宗严格控制官吏的铨选,尤其重视县令的选任。开元四年(716年),玄宗时吏部选用的县令亲自加以复试,有45人因不合格被淘汰。玄宗颁布《整饬吏治诏》,规定每年十月各道按察使对地方官的政绩进行严格考核,以定升降黜陟。开元末年修订《大唐六典》,作为行政法典,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机构的组织建制、职权范围及人员编制,实行官员定额编制,从法律上杜绝冗官滥吏,保证行政效率。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时期官制改革的原因及措施。
(2)联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玄宗实施官制改革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革命中出现的很多现象,在其他革命中也出现了,比如英国有一个克伦威尔,法国有一个拿玻仑;英国有斯图王特王朝复辟,法国有波旁王朝复辟;英国有平等派和独立派的斗争;法国有雅各宾派和吉伦特派的斗争;同样的比较也可用于俄国革命和其他革命中。这种可比性完全是出于偶然吗?应该不是。如果用曲线表示英国革命中的上升和下滑趋势,也就是革命从无到有、积盛而衰的全过程,那么这条曲线就酷似一座山峰,从低处向上,越过顶峰,然后就下滑。这种峰形曲线几乎可以用来表述世界上发生过的任何革命,只要这个革命走完了它的全过程,而不是半途而废,或者中途被击败。英国革命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在其他革命中找到对应点,这是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概括材料中的主要观点,并以某国(英法除外)革命为例,论述上述观点。(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