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可见县邑制的出现
A. 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
B. 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
C. 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
D. 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
A. 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
B. 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
C. 分封制的瓦解,实施郡国并行
D. 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
“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这主要反映了
A. 中央与地方矛盾加剧
B.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秦朝监察机构的完善
D. 君主专制下的暴政
西方的学者这样评价秦朝及统治者:“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B.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 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D.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下列关于三公九卿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②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制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分权于三公九卿
③三公中的太尉负责监察百官
④汉朝继续沿用秦代的三公九卿制。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从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那么,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枢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