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查尔斯.舍曼曾说“就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法典编纂来说,现代立法机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查士丁尼庞大的罗马法机关的翻版,前者只不过是适应时代的需求,披上了现代语言的外衣而已。”据此可知,查尔斯·舍曼强调
A. 罗马法与资本主义发展相吻合
B. 罗马法是一部体系完善的法典
C. 现代西方法典完全套用罗法
D. 罗马法原则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选区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中国秦始皇以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两者都是历史的进步,主要在于
A. 都为民主政治的奠定了基础 B. 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C. 都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政权 D. 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1988年,在全民经商潮的背景下,中国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系彻底崩溃,物价失控。其后三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4%—6%的低点徘徊。理论界有人提出“应该取消个体户”,“将物价权力收到省一级政府中”,政界出现了“经济特区发展过快,权力下放过多”的质疑声音。这些言论
A. 有利于纠正经济发展中的过热和混乱现象
B. 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新的阻力和挑战
C. 说明政府应该减小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D. 指出了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937年10月,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其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录——《红星照耀的中国》在英国出版,引起世界轰动。1938年12月,该书在上海发行的中文版却更名为《西行漫记》。其改名原因最有可能是
A. 便于该书在中国顺利发行
B. 凸显延安的抗战中心地位
C. 遵循新闻采访的中立原则
D. 准确界定采访活动的区域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开始重要的战略转变。这一转变主要表现在,中国共产党
A. 决定发动农民运动 B. 与新的反革命势力作斗争
C. 放弃了攻打城市的目标 D. 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916年,陈独秀说:“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此时他
A. 反对民主共和制 B. 主张开展国民革命
C. 强调思想启蒙 D. 高举社会主义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