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4年,孙中山在《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中指出:对内“要把军阀来推倒,把...

1924年,孙中山在《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中指出:对内“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对外“要反抗帝国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动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这表明孙中山

A. 完全接受了中共产党的革命纲领

B. 以俄为师探求民主革命的新方向

C. 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

D. 民族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谋福利

 

C 【解析】1924年,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的思想主张,材料中“要反抗帝国主义”的信息说明这一主张,故C正确;A中完全接受不符合事实;B中学习俄国材料没有体现;C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D属于民生主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对表中教据解读准确的是

A. 反映国人转向日本寻找救亡道路

B. 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C. 以翻译自然应用科学著作为主

D. 展现了向西方学习的全过程

 

查看答案

谭嗣同在《仁学》中引用法国大革命时期传诵的“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的名言。据此可知,谭嗣同

A. 主张改革变法

B. 抨击封建礼教

C. 批判君主专制

D. 倡导民主共和

 

查看答案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三个层次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

B. 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

C. 民众对西学认知程度

D. 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评论:留给中国去创建一种现代工业并革新其军队和舰队的时间很短,只是在从1864年收复南京到1894年的悲惨失败之间,它与此同时还必须平定暴乱、恢复其在东亚的权威、从事大破坏之后的重建并四处抵抗外来的进攻。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这一时期

A. 中国不具备工业建设的经济基础

B. 外国侵略导致中国现代化受阻

C. 清政府内外交困影响工业化进程

D. 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阻碍革新

 

查看答案

17~19世纪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逐渐形成以欧洲商人为对象的外洋行、对南洋和东南亚进行贸易的本港行、以福州、潮州为中继的进行沿海贸易的福潮行这样三种贸易行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17~19世纪

A. 对外贸易促使中国由闭关到开放

B. 广东十三行垄断中国的对外贸易

C. 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居主导

D. 朝贡贸易、民间贸易得以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