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

《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 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 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 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

D. 周桂钿先生说法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

 

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为西汉统治服务的思想,故A正确。材料没有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故B排除。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过于绝对,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的观点,故D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孟子的这段话在无意中揭示了当时

A.诸侯以土地作为主要财富  

B.井田制已经土崩瓦解

C.平民也能凭借本领效力诸侯

D.诸侯国以扩充土地作为战争的主要目的

 

查看答案

《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   )

A. 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B. 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

C. 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    D. 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

 

查看答案

历史恰似一条割不断的时间链条,今天的发展只能建立在昨天的基础上。自晚清以来,中国的对外经济开放实际上是一个绵延不绝的体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天津、宁波等地通商。乾隆皇帝严辞拒绝,并表示如果“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定当立时驱逐出洋”。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以后,广州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1843年上海开埠后,城市商业中心由城东南的“南市”逐渐转移到城北沿苏州河新闸一带的租界地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逐渐转移,由广州转移到上海。1861年天津开埠后,城市经济中心由城东北沿河一带逐渐转移到城东南的租界地区,天津逐渐成为北方外贸中心。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上海、天津发展成近代大城市。

材料三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从深圳、珠海、到广州,轻车简从,探访民生,倡言改革。有人说这是踏着20年前邓小平的足迹,酝酿新一轮改革。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英两国怎样的历史状况?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足迹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关系。

 

查看答案

在全球化日渐加速的今天,公司影响着世界经济的运行。自19世纪中期公司登陆中国以来,经过一次次试验和修正,崭新的中国公司终于找到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则图片(图)

材料二  创办大生纱厂,对于张謇而言……标志着他对一项新制度——公司制度的践行……当然,推动公司制度发生与发展的更大动力,源于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面对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国内藉“公司”以卫利权的思想越来越强烈。

——李玉《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建设的几个面相》

材料三  1949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终于拥有了立足的基础,一个主权完整的新国家。此时出现在舞台中央的是国营工厂……计划体制下的中国,就像是一个国家巨型公司,政府成了一应事务的总管……又一次公司热到来了……1992年的中国南方,象征着激情、梦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在北京,公司以每个月2000家速度递增。

——央视专题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企业和清政府的哪一运动有关?其中哪一航运企业推动了我国交通近代化的进程?

(2)据材料二,指出大生纱厂的性质和创办的主要动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近代中国企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

(3)材料三中又一次公司热的出现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有何变化?试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这一变化对中国公司发展的主要意义。

(4)公司的兴起、发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中国近现代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国家政策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革。当时运用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于有效动员和集中国家有限的资源,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保证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这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的。

——陈先《九十纪行》

材料二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0%。

——人教版必修二

材料三  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管理市场自古有之,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及对贸易的参与方面。其中,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城镇市集,划分销售地区;规定贸易时间,限制夜市交易,推行抑商政策,加强商人管理;严查商品质量,不许伪劣入市;调控市场物价、严格物价管理;利用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经济;统一衡器币制,方便货物交易;制发契券票帖,规范贸易行为;缉盗贼防火灾,保证财货完全;制订交通规则,维持市场秩序。政府对贸易的参与主要表现在官营贸易及官吏经商两方面。通过历史上政府干预经济问题的考察分析可得出结论,政府要“适度”干预经济。

——丁长清《中国历史上政府干预市场问题的考察》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有何变化?如果仅依据材料一评价建国后30年的经济体制,会有何缺陷?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中国古代、近现代经济史方面的史实,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材料三的结论。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