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下列是原始史料的是

A. 孟子,名轲,邹人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民贵君轻    D. 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史料是进行史学研究的资料,能够反映当时历史现状的都可以成为史料。材料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当时人物的记载,属于原始史料,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是历史叙述,C项是历史解释,D项是二手史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人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该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的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可;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 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 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 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 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查看答案

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但它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待品评的话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青苗法者,不过一银行之业耳,……而银行之为业,其性质乃宜于民办而不宜于官办:但使国家为之详定条例,使贷者与借者交受其利而莫能以相病,……而不必直接与人民相贷,则其道得之矣。……在当时,人民既无有设立银行之能力,而举国中无一金融机关,而百业坐是雕敝。荆公能察受敝之原,而创此法以救治之,非有过人之识力而能若是耶?

    ——梁启超《王荆公》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力求把变法革新进行到底。……他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王安石变法是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关于青苗法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青苗法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内容的核心。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冬十月丁未,诏曰:“联承乾在位,十有五年。每览先王之典,经纶百氏,储畜既积,黎元永安。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二  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论,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北魏孝文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作用如何?

(2)请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位史学家的观点加以评述。

 

查看答案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秦孝公启用商鞅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其目的在强国,而非富民。随着改革的深化,秦国对全民、全军和经济的动员能力越来越强,席卷天下、并吞八荒的“秦国梦”正在一步步逼近。然而,任何一场改革,如果缺乏全民共识,不能构建上下认同的所谓“核心价值观”,要想“从胜利走向胜利”,结果可想而知。

——王立新《商鞅改革何以为秦帝国灭亡埋下伏笔》

材料三  我给人民以恰好满足的权力,所得不短少也不多加,有权势有令人羡慕的财产的人,我劝告他们不要过分,我手持盾牌站稳,为双方挥舞,不容任何一方非法战胜。    

——梭伦

材料四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梭伦

(1) 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2) 材料二认为商鞅改革“为秦帝国灭亡埋下伏笔”,你是否赞同?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材料三梭伦为“不容任何一方非法战胜” 相应采取了哪些措施?材料三、四体现了梭伦怎样的价值观?

 

查看答案

2012年莫言成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籍作家,瑞典文学院称: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下列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与其作品风格最为相似的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