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读通鉴论》载:“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据此判断,王夫之认为
A. 秦国之前的君王已制定了郡县法律
B. 秦朝以郡县之道治民应算是天下为公
C. 三代所封的全部诸侯国被秦国灭亡
D. 郡县制下通过选举可以实现人尽其才
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主要说明分封制
A. 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
B. 巩固了西周国家政权和拓展了疆域
C. 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各诸侯国中普遍实行
D. 在当时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一一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一一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全球通史》
(1)指出材料一中两种政治制度体现的特点。
(2)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
(3)试从地理和经济层面分析古代中国和雅典政治不同特点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则债权人有权拘禁债务人,甚至可以给债务人戴上脚镣。在拘禁债务人60天后,双方未达成和解,则债权人可以连续3次把债务人牵至广场集市出卖。如果第三次没有出卖掉债务人的,或者没有人为债务人代为清偿和提供保证的,那么债权人就可以把债务人卖到外国甚至是杀死债务人。如果债权人是多数的,就由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在位期间得到了实施。《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迈克尔·H.哈特(美)著《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1)材料一对债务人的法律规定体现了什么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迈克尔·H.哈特为什么把查士丁尼列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之一?
(3)你如何看待以上材料所涉及的两部法律的历史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一一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一一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
(1)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结合材料一回答,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概述作者对此的看法。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中书省的不同之处。
“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可见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显著特点是
A. 内容的继承与创新
B. 方式的和平与渐进
C. 君权的保留与限制
D. 地位的首创与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