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A. 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 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 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 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 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 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 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 礼制观念淡化
B. 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 崇尚法家思想
D. 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 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 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 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 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 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 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 为阅读者“铺陈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