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有关民主政治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后来,平等观念随着罗马法的施行而传播开来。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述到:“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唯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摘自西塞罗《论共和国》、王乐理《美德与国家》
材料二 孙中山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作为奋斗目标。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所断。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
--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主要表现,概括西塞罗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有人认为,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既是顺应革命实践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也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试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
欧共体成员国签署《单一欧洲协定》,旨在实现“没有疆界的欧洲”,即消除抑制欧共体成员国之间自由贸易的壁垒。该协定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一座拒绝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这表明当时欧共体
A. 设置贸易璧垒遭到美国反对
B. 推进一体化与美国形成竞争
C. 违背美国追求的全球化目标
D. 挑战美国霸权动摇两极格局
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A. 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 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C. 实现了自由贸易
D. 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1961年,赫鲁晓夫说:“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 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 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 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D. 苏联试图同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人民委员(部长)命令将土地划分给农民,不给原主人任何赔偿:对银行国有化,在此过程中没收私人账户的存款;将工厂的控制权交给工人;并开始与德国谈判有关结束战争的条约问题。”上述举措实施的背景是
A. 巴黎的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B. 二月革命后,工兵代表苏维埃要求掌握全部政权
C. 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为战胜国内外反动势力,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认为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主要依据是美国实施了
A. 联邦制原则 B. 中央集权原则
C. 三权分立原则 D. 共和制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