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废止了部分肉刑,反映了司法的进步。
——据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英国是一个法治传统悠久的国家……中世纪的英国,国王和贵族之间维系着一种双向契约关系。中世纪后期,英王不断加强王权,危害到贵族们的封建权益。13世纪初,贵族集团发起了反对英王约翰的武装起义,并迫使英王签署《大宪章》。《大宪章》共63条条款,部分如下:第12、14条:除传统封建捐税外,任何赋税必须经“全国公意许可”,为取得全国公意许可,需召开大会议;第30条:未经自由民同意,任何郡长或执行吏都不得擅取其车马作为运输之用;第61条:贵族须推选出25位代表,监督《大宪章》的落实;第63条:教会应享有自由,英国臣民及其子孙后代充分而全然享受《大宪章》所述各项自由、权利与特权。
--据程汉大《<大宪章>与英国宪法的起源》等
(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法律和英国《大宪章》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法律和英国《大宪章》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3分)
恩格斯说:“俾斯麦在经济方面是很乐意迎合资产阶级的,甚至在讨论议会的权限问题时,他所显示的也不过是带着天鹅绒手套的铁拳。”“德意志帝国宪法”中最能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A. 皇帝是德国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B. 宰相由皇帝任命而不是选举产生
C. 议会通过的法案由皇帝批准生效 D. 德意志其他各邦保留自治的权利
有学者指出,从政治制度演进的角度看,以“帝制”取代“共和”无疑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起飞的局面,并使步履蹒跚的法国工业革命最终大功告成。据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A. 帝制更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B. 民主制度妨碍了工业革命
C. 经济发展有助于帝制巩固 D. 政局稳定推进了经济发展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法律之通过须经两院允许,众议员依据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参议员由各州立法会议选出,每州2名。这一制度安排
A. 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B. 体现了对民众狂热情绪的防范
C. 保障了公民个人自由权利
D. 有利于提高国会的办事效率
1832年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这说明
A. 工业革命推动人们民主意识的提高
B. 英国议会实行无代表的专制统治
C. 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力量的变化
D. 英国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世界霸权
法国思想家除了出版专门的学术、理论著作外,还出版了普及性的通俗读物,创作并发表了许多小说、戏剧、诗歌等文艺作品,在群众中引起很大反响。启蒙思想家的所为意在
A. 弘扬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B. 普及各种流派文艺作品
C. 摧毁罗马天主教会权威 D. 动员群众构建理性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