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

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

A. 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

B. 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

C. 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

D. 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

 

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明“文化”一词的本义是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他人。“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意思是:以道德礼乐教化还不改正就进行惩罚,故答案为C项。材料所述为一个教化、接受的过程,并非只是“精神文明成果”和“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排除AB项;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实行“侍丁”制度,有老人需要赡养的家庭,政府可减免其税收与徭役。宋代政府还设置了“安济坊”“福田院”“居养院”“孤老院”等养老机构。这说明宋代

A. 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

B. 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 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D. 重视用孝道治理国家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期“建酒榷以赡边”对酒实行专卖,但十七年之后重新允许民间酿酒,自由买卖,而国家对酒征税。东汉政府沿用对酒征税的制度,但常因水旱灾歉,宣布禁止酿酒。两汉时期酒政的变化表明

A. 商业发展推动了政府政策调整

B. 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C. 重农抑商是政府决策主要依据

D. 酒政成为维护稳定的重要手段

 

查看答案

《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以上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A. 宗法关系渗透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B. 君父在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C. 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

D. 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各时期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所占比重表(部分)(%)

朝代

北宋

南宋

明朝

清朝

理论类

4

9

16

30

实验类

12

10

3

1

技术类

84

81

81

69

 

材料二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两宋与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的文化现象。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不利因素”。

 

查看答案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

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总分28分)

材料一   在“百家争鸣’’的景观中,“儒法之争”引人注目。事实上,“儒法之争”不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也不止于秦汉帝国创立过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到“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竹两个重大政治问题……不过,汉帝圃时期儒家在立国问题上政治意识已趋于成熟,儒法之争因此而走向消歇……儒法合流最终成就了泱泱中华帝国文明。         

——摘自赵明《儒法之争与帝国政治意识的诞生》

材料二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西欧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三 《神曲》的形式及许多内容无法摆脱宗教的影响。甚至于书中充满了宗教神学说教,仍然披上宗教的外衣。在中世纪的沼泽中跋涉过来的但丁,脚上仍然带着旧时代的污泥,但是他已经踏上了新时代的彼岸,文艺复兴的第一缕曙光在他的眼中,在他的笔下铺陈了一片绚烂的朝霞,这正是《神曲》的不朽与伟大。

               ——宗教的外衣下文艺复兴的第一缕曙光  ——《神曲》的交杂

材料四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休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鑫《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法在治国问题上的具体分歧,分析从儒法之争到儒法合流背后的时代变化。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制度进步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明清时期“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脚上仍然带着新时代的污泥,但是他已经踏上新时代的彼岸的含义。

(5)据材料四,从人文主义角度分析宗教改革怎样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