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图,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到的合理结论是
A. 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
B. 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
C. 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D. 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
宋太祖任命京官周渭到地方任知县。周渭到任时,大将符彦卿亲往城外迎接,但周渭仅在马上作揖,符彦卿极为不满又无可奈何。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京官周渭对符彦卿的轻视
B. 周渭是来自京城的皇帝亲信
C. 中央集权制度的日益完善
D. 宋朝重文轻武的制度设计
周初分封都有隆重的仪式,然后被分封的诸侯率领族人到达封地,建立军事据点,由点到面进行武装拓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据点叫“国”,国以外的土地叫“野”,“国”中之居民叫“国人”,“野”中之居民叫“野人”下列推断最正确的是
A. “国”在西周发展为封建城市
B. “野”的范围大小决定着诸侯国的地位
C. “国人”多数是贵族的同族人
D. “野人”的主要职责是拱卫京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张之洞认为:要通过教育培养忠诚的国民,以实现清王朝的自强和求富。张之洞笃守纲常之礼节,认为“少年女子断不宜令其结队入学,游行街市,且不宜多读西书,误学外国习俗,致开自行择偶之渐,长蔑视父母夫婿之风”。关于学校教育系统以外的其它教育方式,张之洞认为除游学的对象仍限于在学校教育系统内的人外,只有阅报等教育方式可惠及社会上其它的人
——摘编自谢放《张之洞传》
材料二梁启超提出:“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由于受到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的影响,梁启超提倡女子教育,他认为:“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男女平权,美国斯盛;女学布濩,日本以强;兴国智民,靡不始此。”梁启超认为教育对象是国民,教育途径应多样化:利用办报,向导国民;以演说为事,鼓铸民德民智;以著书立言,宣传新思想;组织学会,举荐贤才,将社会教育融于国民教育之中
——摘编自解玺璋《梁启超传》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张之洞和梁启超教育思想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之洞和梁启超教育想差异的原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府兵卫士免除租调力役,自备资粮,定期轮流宿卫京师或充当边兵。随着均田制的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卫士不能按时更番轮替,边兵久征不还,难以自备资粮,“浸以贫弱,逃亡略尽”,府兵制濒于瓦解。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民担任卫士的府兵制演变为朝廷供给资粮的募兵制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
(1)根据材料,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01年为确定《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总税务司赫德向列强提供了清朝财政报告,其中收支状况表如下:
财政支出 | 数额(千两) | 财政收入 | 数额(千两) | ||
中央和各省行政费 | 30000 | 田税 | 26500 | ||
陆军 | 30000 | 各省杂税 | 1600 | ||
海军 | 5000 | 各省杂项收入 | 1000 | ||
债款开支 | 24000 | 盐税盐厘 | 13500 | ||
海关经费 | 3600 | 厘金(国内贸易商业税) | 16000 | ||
宫廷花费 | 1100 | 常关税(内地货物税) | 2700 | ||
出使经费 | 1000 | 海关税(一般货物) | 17000 | ||
河道经费 | 940 |
…… | |||
铁路 | 800 | ||||
…… | |||||
总计 | 101120 | 总计 | 88200 | ||
结合所学知识,以“从财政收支看清末政治经济状况”为主题,解读材料。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至少三条不同角度的信息)、总结和归纳准确、解释完整、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