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
A. 维护公民生存权益
B. 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 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 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在古希腊人的精神世界中,人神是在同一空间共存的,众神不能主宰人的命运,因为众神也在命运之中,不能摆脱命运的掌控,这表明古希腊
A. 民众敢与命运抗争
B. 宣扬人是世界真正的主宰
C. 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D. 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占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他
A. 强调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
B. 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
C. 意识到郡县制改革的迫切性
D. 利用盛衰论谴告统治者
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A. 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 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 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 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等,这些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这说明南宋
A. 社会动荡人心败坏
B. 书院教育非常发达
C. 商业发达影响农业
D. 儒家伦理的普及化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 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