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对地方上的府、州,则另设通判以抑制知府、知州的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对地方上的府、州,则另设通判以抑制知府、知州的职权,这在宋初对于消除地方割据势力曾起到一定的作用。至道三年(997)又将全国划为15路,各路设转运使,后又设提点刑狱,除负责转运财物、审理刑狱外,还负责监察地方官员,称为监司,以加强朝廷对地方的统治。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有明一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时期地方行政管理的措施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北宋地方行政管理相比,明代地方行政管理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1)措施:派知州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设转运使将赋税权收归中央。 影响:抑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2)特点:推行地方行政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因地制宜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 原因:明初三司事权不一互不隶属,存在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的问题;保证地方行政长官既拥有相对集中的权力,又不违背中央集权原则。 【解析】本题考查北宋和明代的地方行政管理。北宋通过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设转运使将赋税权收归中央等方式加强中央集权。明代最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强化中央集权。为解决这种制度的弊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提高行政效率。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 (1)北宋时期地方行政管理的措施,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对地方上的府、州,则另设通判以抑制知府、知州的职权”“各路设转运使…除负责转运财物、审理刑狱外,还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分析得出。这些措施的影响,联系所学可知起到了抑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2)与北宋地方行政管理相比,明代地方行政管理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分析得出。这种做法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并联系所学,从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制度变化的目的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到1909年,美国的产业集中度要远远高于英国。德国统一之后,德国企业也迅速扩大了企业规模并加强了市场集中度。相比之下,英国的大企业则非常少见,而小型的家庭企业仍是英国最主要的企业形式。所述状况

A. 预示大企业时代将到来

B. 说明美德经济已超英国

C. 使英工业国际竞争力下降

D. 表明英国家庭企业较发达

 

查看答案

18世纪的前70年英国实际工资有所增长,1770年以后实际收人出现下降的趋势,19世纪二三十年代有缓慢增长,40年代发生停滞,50年代进人增长较快时期。英国实际工资的变化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 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缓慢

B. 人民曾付出生活水平下降的代价

C. 贫富分化现象表现明显

D. 人民并未享受到工业革命的成果

 

查看答案

英国历史学家J.R.格林称:“正如英国自己的海上帝国声称它是北美洲的霸主和印度未来的霸主那样,英国突然远远胜过那些由于其位置仅在一块大陆内、注定要在以后的世界历史中处于较低微的地位的国家。”据此可知,英国确立了

A. 海上霸权

B. 殖民霸权

C. 工业霸权

D. 商业霸权

 

查看答案

1760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即位后,利用自己国王的地位培植亲信。1770年他启用诺思勋爵,组成清一色的“国王之友”政府,辉格党被完全抛在一边。这说明在当时的英国

A. 政党政治遭受打击

B. 内阁制已遭到破坏

C. 立宪政体出现危机

D. 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查看答案

雅典城邦的城居者对于那些入城参加公民大会的“粗俗而无知”的乡下人总是怀有敌意,经常讥讽和嘲笑这些乡下人。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 城邦并不具有宽容自由的文化环境

B. 政治生活出现城市与乡村的对立

C. 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条件存在差异

D. 城居者反对乡下人参与民主政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