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

——《经济参考报》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材料四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课了垄断资本家的商税。报纸上连篇累牍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在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来的。”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规定也感慨地说:“这简直是法西斯!”

——引自《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为了应对“历史悲剧”,对“落魄白领”和普通家庭实施“救济”,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

(3综合上述材料,你觉得应该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并分析罗斯福新政和邓小平改革能够成功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1)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措施:制定“救济法”;建立“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实行“以工代赈”计划;兴办公共工程。 (2)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从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罗斯福新政中采取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措施,不再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罗斯福采取了一部分有利于工人就业方面的措施。 (3)评价: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本家的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克服经济危机。它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恢复发展,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开创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能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进行改革;敢于创新,吸收借鉴别国经验(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历史悲剧”是指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应对措施:根据“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联邦紧急救济署”“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以工代赈”“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概括归纳。 (2)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根据罗斯福新政内容,根据有关违反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原则的内容和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分析解答。 (3)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客观辩证地分析罗斯福新政积极和消极影响。共同因素:可分别从实事求是、符合国情、敢于创新、善于借鉴别国经验等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还数十年前,人皆结发也,至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民风也。且垂辫既污衣,而篱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天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二我们剪辫的最后目的,应该大家联合起来等到全体的中国人都可以剪辫子时才把辫剪掉。若是一个一个地把发辫剪下,是不相宜的。这种愚昧的风俗,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的中国人决心把它剪掉,或者至少要有一个大多数,使全世界都知道才行。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侮辱中一种,我们应该立刻地把许多侮辱去掉。

——《孙中山年谱长册》上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主张“断发”的理由。(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为什么主张“剪辫”?并分析康有为与孙中山主张的相同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

材料三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四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何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

A. 国家开支显著上升

B. 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C. 银行数量不断增多

D. 美元逐渐升值

 

查看答案

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迅速波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这是因为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作用

B. 美国向其他国家倾销商品转嫁危机

C. 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严重依赖美国

D. 美国资本的撤出影响了各国的工业生产能力

 

查看答案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③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

④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